16条实用的人生经验
1、把每件事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件事来做。不要因为事情简单就敷衍,也不要因为事情难办就推三阻四想着留后路。全力以赴产生的效益,是浑水摸鱼的10倍,甚至百倍。遇到问题,不留后路就是最好的后路。
2、焦虑是常态,但是别放大焦虑。因为项目文件上出现的一点小纰漏,遭到别人批评,便陷入自我否定,觉得自己哪里都没做好,做什么都没用;因为想法和创意得不到他人的支持,就觉得自己啥也不会,只能坐吃等死,这些行为都是放大焦虑的表现。摆脱焦虑的最好办法,就是拒绝光想不做,做好为达目标该做的每件事,让自己动起来。千万别晚上想想千条路,早上醒来走原路。
3、学习成长是一辈子都该坚持的事,只要脑子还能动,就该持续学。人生90%以上的坎坷,都可以用能力去填平。
4、接受自己的平凡,是变得不平凡的第一步。有人害怕一生平凡无奇,于是想尽办法伪装自己。殊不知,用心成长便是与这日趋平淡的一生握手言和。接受你是普通人的事实,你就不会因为步履缓慢而变得急功近利。
5、你有自己的人生,不要成为父母的打怪副本,孩子的通关秘籍,朋友的彩蛋番外。
6、就算是父母,也不能偷窃你的人生。我们从一张白纸到建立起完整价值观,父母起到了极大影响。记得父母教给你的东西很重要,但不是全部。没人想活成行尸走肉,一辈子按照别人的要求活下去。就算是父母,也不能对你的人生负责,人生的路还得自己来走。
7、两年学说话,一生学闭嘴。言多必失,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,一句不经意的话可能会成为别人一辈子好不了的伤。看穿不说穿,看破不说破,开口前先思考三秒,你会发现,其实有些话憋在心里比说出来更好。
8、不要苛求自己,无论你如何做,总有人觉得你做得不够好。进入社会你会发现,一切你的利益相关方,有所目的的期待,必有其利益所指。所以这样的期待并非善意,本质是获取利益。不被理解,不被喜欢,不被重视,实属正常,生活就是这样,岂能尽如人意,但求无愧于心。
9、放下无谓的攀比较量。不要总拿自己去跟别人比,你羡慕别人身材好,别人还羡慕你肠胃棒,你羡慕别人有钱,别人还羡慕没人来找你借钱。
10、明白有些东西不能碰,就绝不停留。除了人尽皆知的“三字禁忌”,还有“三莫禁忌”:莫揭他人短、莫碰别家财、莫论人是非。
11、尝试做自己害怕的事情。选择一种滚烫的人生,虽然辛苦,可当在沸腾的瞬间,感觉到全部精力被淋漓尽致地释放,是非常值得的。别在该折腾的年纪,假装自己没欲望。
12、别再对着手机傻笑了。
一系列短视频应用,占据了现在大多数人的空闲时间。如果你坐地铁时,身边的人一直对着手机傻笑,手指不断晃动,有80%的几率,他在刷短视频。卸载掉手机里的时间空洞应用,从短暂的精神快感中脱离,时刻保持一个清醒的大脑,你才有时间和精力,去做真正有价值的事。
13、拒绝拖延,始终自律。
熬夜看剧、通宵玩游戏都能让你快速释放多巴胺,得到快感。可这些短暂的快乐后,随之而来的空虚,往往会让你无所适从。而真正能让你充实起来的,都是些看上去不那么容易的事情,比如早睡早起、坚持健身、读完一本好书等。享受是快乐的,坚持从来不容易,所以优秀的人并不多。当你做到真正自律时,你就已经成为了优秀圈的一员。
你要坚信,自律者,得自由。
14、 读书是最低成本的学习方式。
“软银的孙正义说他23岁生了一场大病,在病床上两年读了4000本书,然后想清楚了软银的未来” “
有资料记载马克思为了写作《资本论》,他足足研究了1500多种书籍,并做了大量的笔记。”
当然,这些数据也许有夸张的成份,但阅读确实能塑造一个人的思想深度。只读一本书不会给你带来什么改变,但你坚持认真读完100本,绝对是有收获的。
刚开始培养读书习惯时,不用过于执着,要去理解书中的每个细节深意,读书讲究先广读,再精读。
15、想否定要先学会肯定。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:“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。”同样,世上没有两个意见完全相同的人,任何人都有获得尊重的需要,“表示赞同”是防止与别人关系恶化的“预防针”。当我们与对方意见相左时,先肯定对方观点的存在合理性,再说出自身见解,会更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。
16、相信能成为,才有机会成为。时间治愈的是愿意自渡之人。我们要时刻想清楚自己要什么,想成为什么,并有自信自己一定能做到什么。很多人输的不是起跑线,而是对自己的期待。
慢就是快,厚积方能薄发。大多数人并不是不优秀,只是活得太着急了。这世间有很多事,是无法一蹴而就的,只有日积月累达到量变条件,才能发生质变。